书目信息 |
| 题名: |
语文教育的“理”性
|
|
| 作者: | 林惠生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20 |
|
| 页数: | 377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H19-53 , H19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语文教学--教学研究--文集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472-5899-6 | |
| 000 | 01123nam0 2200253 450 | |
| 001 | 2367818816 | |
| 005 | 20231104185040.17 | |
| 010 | @a978-7-5472-5899-6@dCNY88.00 | |
| 100 | @a20200507d2020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22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200 | 1 | @a语文教育的“理”性@9yu wen jiao yu de “ li ” xing@e“知识边界”理论的再认识@f林惠生著 |
| 210 | @a长春@c吉林文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0 | |
| 215 | @a377页@d24cm | |
| 300 | @a林惠生教育文选之三 | |
| 330 | @a本书是一本对语文教育的“理”性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内容以“知识边界”理论与语文教学的传导关系为主线,联系当今愈演愈烈的语文教学的肤浅“感”性和过度“随”意的现象,通过再认识而正确把握语文的“知识边界”,树立科学而合理的语文“教学边界”意识,重构语文课程的边界体系,以实现作为基础教育层面上的语文课程的边界常识与常态。 | |
| 517 | 1 | @a“知识边界”理论的再认识@9“ zhi shi bian jie ” li lun de zai ren shi |
| 606 | 0 | @a语文教学@x教学研究@j文集 |
| 690 | @aH19-53@v5 | |
| 690 | @aH19@v4 | |
| 701 | 0 | @a林惠生@9lin hui sheng@4著 |
| 801 | 0 | @aCN@b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图书馆·11@c20231104 |
| 905 | @aBZT@dH19@e16 | |
| 语文教育的“理”性:“知识边界”理论的再认识/林惠生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0 |
| 377页;24cm |
| 林惠生教育文选之三 |
| ISBN 978-7-5472-5899-6:CNY88.00 |
| 本书是一本对语文教育的“理”性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内容以“知识边界”理论与语文教学的传导关系为主线,联系当今愈演愈烈的语文教学的肤浅“感”性和过度“随”意的现象,通过再认识而正确把握语文的“知识边界”,树立科学而合理的语文“教学边界”意识,重构语文课程的边界体系,以实现作为基础教育层面上的语文课程的边界常识与常态。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语文教育的"理"性
索取号:H19/16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000948138 | 2000948138 | 安徽、中教混合/安徽时代(第一批)/162/ [索取号:H19/16] | 在馆 | |
| 2 | 2000948139 | 2000948139 | 安徽、中教混合/安徽时代(第一批)/162/ [索取号:H19/16] | 在馆 | |
| 3 | 2000948140 | 2000948140 | 安徽、中教混合/安徽时代(第一批)/162/ [索取号:H19/16] | 在馆 | |
| 4 | 2000948141 | 2000948141 | 安徽、中教混合/安徽时代(第一批)/162/ [索取号:H19/16] | 在馆 | |
| 5 | 2000948142 | 2000948142 | 安徽、中教混合/安徽时代(第一批)/162/ [索取号:H19/16] | 在馆 | |
| 6 | 2000948143 | 2000948143 | 安徽、中教混合/安徽时代(第一批)/162/ [索取号:H19/1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