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异类中行
|
|
| 作者: | 张永义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2 |
|
| 页数: | 248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中大哲学文库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B248.93 , B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哲学--中国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0-20269-5 | |
| 000 | 01473oam2 2200289 450 | |
| 001 | 2267702165 | |
| 005 | 20220918185323.55 | |
| 010 | @a978-7-100-20269-5@dCNY88.00 | |
| 100 | @a20220128d202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z 000yy | |
| 200 | 1 | @a异类中行@9yi lei zhong xing@e方以智的思想世界@f张永义著 |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2 | |
| 215 | @a248页@c图@d23cm | |
| 225 | 2 | @a中大哲学文库@h第二辑 |
| 314 | @a张永义,男,河南泌阳人。199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2001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哲学、明清哲学的研究。 | |
| 330 | @a本书是作者近年研究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论文合编。除引言外,十四篇文章大体分为四组:第一组讨论觉浪道盛、憨山德清和方学渐的学说,它们构成了方以智的师承、家学和思想背景。第二组集中处理《药地炮庄》,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该书的成书经过、解释特色以及在庄学史中的地位等。第三组主要说明方以智晚年的精神归宿、“公因反因”说在他思想中的地位等。最后一组是对方以智第二子方中通怀念父亲的《哀述》诗的释读,也附带考辨了方以智与左锐的关系,末尾是一篇演讲记录。书名“异类中行”也是借自方中通的概括,它很恰当地诠释了方以智曲折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 | |
| 461 | 0 | @12001 @a中大哲学文库 |
| 517 | 1 | @a方以智的思想世界@9fang yi zhi de si xiang shi jie |
| 600 | 0 | @a方以智@f1611-1671@x哲学思想@x思想评论 |
| 606 | 0 | @a哲学@x中国 |
| 690 | @aB248.93@v5 | |
| 690 | @aB2@v4 | |
| 701 | 0 | @a张永义@9zhang yong yi@4著 |
| 801 | 0 | @aCN@b91MARC@c20220225 |
| 905 | @aZUCC@dB2@e73 | |
| 异类中行:方以智的思想世界/张永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
| 248页:图;23cm.-(中大哲学文库.第二辑) |
| ISBN 978-7-100-20269-5:CNY88.00 |
| 本书是作者近年研究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论文合编。除引言外,十四篇文章大体分为四组:第一组讨论觉浪道盛、憨山德清和方学渐的学说,它们构成了方以智的师承、家学和思想背景。第二组集中处理《药地炮庄》,涉及到的问题包括该书的成书经过、解释特色以及在庄学史中的地位等。第三组主要说明方以智晚年的精神归宿、“公因反因”说在他思想中的地位等。最后一组是对方以智第二子方中通怀念父亲的《哀述》诗的释读,也附带考辨了方以智与左锐的关系,末尾是一篇演讲记录。书名“异类中行”也是借自方中通的概括,它很恰当地诠释了方以智曲折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异类中行
索取号:B2/7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000898685 | 2000898685 | 第三书库/ [索取号:B2/73] | 在馆 | |
| 2 | 2000898686 | 2000898686 | 第三书库/ [索取号:B2/73] | 在馆 | |
| 3 | 2000898687 | 2000898687 | 第三书库/ [索取号:B2/7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