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人类世的哲学
|
|
| 作者: | 孙周兴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0 |
|
| 页数: | 355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未来哲学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B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哲学--研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0-18781-7 | |
| 000 | 01031nam2 2200253 450 | |
| 001 | 2161078414 | |
| 005 | 20210102165809.58 | |
| 010 | @a978-7-100-18781-7@b精装@dCNY82.00 | |
| 100 | @a20200827d2020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200 | 1 | @a人类世的哲学@9ren lei shi de zhe xue@b专著@f孙周兴著 |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0 | |
| 215 | @a355页@d23cm | |
| 225 | 2 | @a未来哲学丛书 |
| 300 | @a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 本有哲学院学术支持 | |
| 330 | @a本书的主题是“技术与未来”。作者认为,“人类世”意味着一个文明大变局,即自然人类文明及其精神表达系统的颓败以及技术统治时代新文明的形成。作者力图突破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线性思维藩篱,开展一种“二重性”或“二重化”的技术哲学和生命哲学之思。“人类世”的哲学人文科学必须以“未来性”为指向,把新生活世界经验的重建视为本己的任务。 | |
| 461 | 0 | @12001 @a未来哲学丛书 |
| 606 | 0 | @a哲学@x研究 |
| 690 | @aB@v5 | |
| 701 | 0 | @a孙周兴@9sun zhou xing@f(1963-)@4著 |
| 801 | 2 | @aCN@b58marc.cn@c20200925 |
| 905 | @aZUCC@dB@e2 | |
| 人类世的哲学/孙周兴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
| 355页;23cm.-(未来哲学丛书) |
| 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 本有哲学院学术支持 |
| ISBN 978-7-100-18781-7(精装):CNY82.00 |
| 本书的主题是“技术与未来”。作者认为,“人类世”意味着一个文明大变局,即自然人类文明及其精神表达系统的颓败以及技术统治时代新文明的形成。作者力图突破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线性思维藩篱,开展一种“二重性”或“二重化”的技术哲学和生命哲学之思。“人类世”的哲学人文科学必须以“未来性”为指向,把新生活世界经验的重建视为本己的任务。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人类世的哲学
索取号:B/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000874941 | 2000874941 | 第二书库/ [索取号:B/2] | 在馆 | |
| 2 | 2000874942 | 2000874942 | 第二书库/ [索取号:B/2] | 在馆 | |
| 3 | 2000874943 | 2000874943 | 第二书库/ [索取号:B/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