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泽雅屏纸制作技艺
|
|
| 作者: | 林志文 , 周银钗 编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9 |
|
| 页数: | 195页, [1] 页图版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J528.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纸工--民间工艺--介绍--温州市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514-2463-9 | |
| 000 | 01259nam 2200265 450 | |
| 001 | 2366796793 | |
| 005 | 20231224102823.21 | |
| 010 | @a978-7-5514-2463-9@dCNY52.00 | |
| 100 | @a20190915d2019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330000 | |
| 105 | @aafk z 000yy | |
| 200 | 1 | @a泽雅屏纸制作技艺@Aze ya ping zhi zhi zuo ji yi@f林志文, 周银钗编著 |
| 210 | @a杭州@c浙江摄影出版社@d2019 | |
| 215 | @a195页, [1] 页图版@c彩图@d23cm | |
| 225 | 2 | @a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Azhe jiang sheng fei wu zhi wen hua yi chan dai biao zuo cong shu@h第四批 |
| 300 | @a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项目 | |
| 330 | @a泽雅屏纸制作技艺, 是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典型代表。泽雅“四连碓”造纸作坊,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 温州泽雅家家户户造纸, 纸农们农忙时种田, 闲时则造纸, 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泽雅屏纸是以竹子为原料, 经过多道工序手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纸, 其主要工艺流程与《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传统造纸技艺吻合。利用水力资源驱动水碓进行“捣刷”, 是其中一道独特的工序。 | |
| 410 | 0 | @12001 @a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h第四批 |
| 606 | 0 | @a纸工@x民间工艺@x介绍@y温州市 |
| 690 | @aJ528.2@v5 | |
| 701 | 0 | @a林志文@Alin zhi wen@4编著 |
| 701 | 0 | @a周银钗@Azhou yin chai@4编著 |
| 801 | 0 | @aCN@b湖北三新@c20190915 |
| 905 | @aZUCC@dJ528.2@e11 | |
| 泽雅屏纸制作技艺/林志文, 周银钗编著.-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9 |
| 195页, [1] 页图版:彩图;23cm.-(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第四批) |
|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项目 |
| ISBN 978-7-5514-2463-9:CNY52.00 |
| 泽雅屏纸制作技艺, 是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典型代表。泽雅“四连碓”造纸作坊,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 温州泽雅家家户户造纸, 纸农们农忙时种田, 闲时则造纸, 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泽雅屏纸是以竹子为原料, 经过多道工序手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纸, 其主要工艺流程与《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传统造纸技艺吻合。利用水力资源驱动水碓进行“捣刷”, 是其中一道独特的工序。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泽雅屏纸制作技艺
索取号:J528.2/11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001346415 | 2001346415 | 安徽(三新转)/安徽时代(第一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 | 2001346416 | 2001346416 | 安徽(三新转)/安徽时代(第一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3 | 2001346417 | 2001346417 | 安徽(三新转)/安徽时代(第一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4 | 2001346418 | 2001346418 | 安徽(三新转)/安徽时代(第一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5 | 2001346419 | 2001346419 | 安徽(三新转)/安徽时代(第一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6 | 2001346420 | 2001346420 | 安徽(三新转)/安徽时代(第一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7 | 2001346421 | 2001346421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8 | 2001346422 | 2001346422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9 | 2001346423 | 2001346423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5/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0 | 2001346424 | 2001346424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1 | 2001346425 | 2001346425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2 | 2001346426 | 2001346426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3 | 2001346427 | 2001346427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4 | 2001346428 | 2001346428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5 | 2001346429 | 2001346429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6 | 2001346430 | 2001346430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7 | 2001346431 | 2001346431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8 | 2001346432 | 2001346432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19 | 2001346433 | 2001346433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0 | 2001346434 | 2001346434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1 | 2001346435 | 2001346435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2 | 2001346436 | 2001346436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3 | 2001346437 | 2001346437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4 | 2001346438 | 2001346438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5 | 2001346439 | 2001346439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6 | 2001346440 | 2001346440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7 | 2001346441 | 2001346441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8 | 2001346442 | 2001346442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29 | 2001346443 | 2001346443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 |
| 30 | 2001346444 | 2001346444 | 三新/湖北三新(第三批)/1856/ [索取号:J528.2/1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