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现代羌式建筑创作方法与实践
|
|
| 作者: | 成斌 , 侯新文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 |
|
| 页数: | 178页 | |
| 开本: | 29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U241.5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羌族--qiang zu--民居--建筑设计--研究--中国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12-25295-4 | |
| 000 | 01231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2163313154 | |
| 005 | 20211112173516.53 | |
| 010 | @a978-7-112-25295-4@dCNY55.00 | |
| 100 | @a20201118d2020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b a 000yy | |
| 200 | 1 | @a现代羌式建筑创作方法与实践@Axian dai qiang shi jian zhu chuang zuo fang fa yu shi jian@f成斌, 侯新文著 |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0 | |
| 215 | @a178页@c图, 地图@d29cm | |
| 320 | @a有书目 (第174-178页) | |
| 330 | @a本书以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两个角度阐述现代羌式建筑创作的设计方法。理论层面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总结和提炼“羌式”建筑风貌的模式语言,并从聚落、院落、形体、立面装饰、材料与肌理、色彩6个要素构建羌式建筑风貌模式。提出“原生型”“传承型”和“演绎型”三种现代羌式建筑风貌创作的手法,并阐述其含义与具体运用。实践层面,分别进行了乡村民居、单元式住宅、中小学教育建筑、酒店民宿等类型的建筑创作实践研究,展示例证方案30余个,期望能为羌族地区美丽新村建设和羌族建筑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 |
| 606 | 0 | @a羌族@Aqiang zu@x民居@x建筑设计@x研究@y中国 |
| 690 | @aTU241.5@v5 | |
| 701 | 0 | @a成斌@Acheng bin@4著 |
| 701 | 0 | @a侯新文@Ahou xin wen@4著 |
| 801 | 0 | @aCN@bBP@c20201118 |
| 905 | @aZUCC@dTU241.5@e14 | |
| 现代羌式建筑创作方法与实践/成斌, 侯新文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
| 178页:图, 地图;29cm |
| ISBN 978-7-112-25295-4:CNY55.00 |
| 本书以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两个角度阐述现代羌式建筑创作的设计方法。理论层面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总结和提炼“羌式”建筑风貌的模式语言,并从聚落、院落、形体、立面装饰、材料与肌理、色彩6个要素构建羌式建筑风貌模式。提出“原生型”“传承型”和“演绎型”三种现代羌式建筑风貌创作的手法,并阐述其含义与具体运用。实践层面,分别进行了乡村民居、单元式住宅、中小学教育建筑、酒店民宿等类型的建筑创作实践研究,展示例证方案30余个,期望能为羌族地区美丽新村建设和羌族建筑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现代羌式建筑创作方法与实践
索取号:TU241.5/14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2000880775 | 2000880775 | 第三书库/ [索取号:TU241.5/14] | 在馆 | |
| 2 | 2000880776 | 2000880776 | 第三书库/ [索取号:TU241.5/14] | 在馆 | |
| 3 | 2000880777 | 2000880777 | 第三书库/ [索取号:TU241.5/14] | 在馆 |